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坦克作为战场上的重要武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二战中另外五种著名的坦克,它们在不同的战场上展现了强大的战斗力。
1. 法国b1 bis重型坦克
b1 bis重型坦克是法国在二战前研制的第一种重型坦克,于1931年开始装备。其最初的用途是支援步兵和重火力搭配。二战爆发后,面对德军的坦克群体作战,b1坦克进行了装甲和发动机的升级,改为了b1 bis重型坦克。升级后的坦克战斗全重达到31.5吨,装备了一台250马力的雷诺发动机,最大行驶速度为每小时27公里。b1 bis坦克的主武器是一门47毫米sa34坦克炮,车身侧面还安装了一门75毫米sa32火炮。其装甲厚度达到60毫米,在二战早期,b1 bis重型坦克在欧洲算得上是最强的重型战车,德军的三号中型坦克基本无法击穿其正面装甲。
2. 苏联is-1重型坦克
is-1重型坦克是苏联在二战中期开始研制的坦克,主要用于抗衡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和豹式中型坦克。其战斗全重为44吨,搭载一台b2-hc12柴油发动机,最大行进速度为每小时37公里。is-1坦克的主武器是一门85毫米m1943型坦克炮,副武器为三挺7.62毫米机枪。其正面装甲厚度为120毫米,侧面、顶部以及尾部分别为22毫米。后期根据is-1坦克衍生出了122毫米的is-2重型坦克,后者采用更大口径的火炮、新型的底盘和更厚的装甲,成为二战末期苏联的主要重型坦克之一。
3. 苏联t-34坦克
t-34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苏联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设计师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领导设计的中型坦克。其战斗全重32吨,发动机功率500马力,最大公路速度达到每小时55千米。t-34坦克装备一门76毫米坦克炮,火力、防护力和机动性都很突出。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苏联一共生产了t-34系列坦克84070辆,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坦克之一。t-34坦克的倾斜装甲设计对后世的坦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4. 美国m4谢尔曼坦克
m4谢尔曼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研制装备的一种中型坦克,于1940年8月开始研制,1941年9月定型,1942年批量生产装备美军。m4坦克的多种改型车身、发动机、炮塔、坦克炮、悬挂、履带等选用不同的装备配置,构成车身的零件有高度的兼容性。其初期型战斗全重30.3吨,装备一门75毫米口径火炮和3挺机枪,配备350马力汽油发电机,最高时速38千米。m4坦克是二战中产量最大的坦克之一,各型号总产量达49234辆,在二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 德国虎王式重型坦克
虎王式重型坦克是20世纪40年代纳粹德国研制装备的一种重型坦克,于1943年开始研制,1943年12月批量生产。虎王坦克战斗全重69.8吨,乘员5人,采用倾斜装甲设计,装备一门88毫米口径坦克炮,由总功率690马力汽油机驱动。其防护性和火力性突出,但机动性稍差。虎王坦克自研制以来,总共生产了489辆,虽然仓促研制、急于投入作战暴露了多种技术缺陷,但在战场上仍然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这些坦克在二战期间各自扮演了重要角色,从法国的b1 bis重型坦克到德国的虎王式重型坦克,每一款坦克都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战斗性能,在不同的战场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坦克不仅是军事技术的结晶,更是二战历史的重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