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全员核酸检测的政策有了新的调整。国家卫健委及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通知和方案,明确指出从即日起,多地暂停全员核酸检测,转而采取更为科学和精准的检测策略。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我国疫情防控策略的优化升级,也体现了对民众生活和经济活动的进一步考虑。
在2022年12月26日和27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及其配套方案,明确了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也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社区居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是否进行检测,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为保证居民的检测需求,社区将保留一定数量的便民核酸检测点,同时零售药店和药品网络销售电商等也将充足供应抗原检测试剂。
根据重点人群、重点机构、重点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防控指引,企事业单位阳性人员可居家办公,学校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这些措施旨在减少疫情对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的影响,同时确保疫情在可控范围内。
海关总署也发布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取消入境人员全员核酸检测,所有入境人员仅需向海关申报入境前48小时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此外,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物品口岸环节的核酸检测措施也将取消。这一举措进一步便利了国际交流和贸易,同时也减轻了海关和相关部门的防疫压力。
在全员核酸检测暂停的背景下,各地根据疫情形势和防控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例如,在疫情发生后,如果传播链不清、风险场所和风险人员多、风险人员流动性大,且疫情存在扩散风险时,相关区域会开展一定次数的全员核酸检测,直到连续多次核酸检测无社会面感染者后再停止。这种策略既保证了疫情防控的有效性,又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此外,多地此前已经宣布取消或暂不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例如,石家庄、太湖县、广昌县、延吉市等地相继停止全员核酸检测工作,转向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工作岗位进行核酸检测。这种转变不仅减轻了民众的防疫负担,也提高了疫情防控的精准度和效率。
全员核酸检测的暂停并不意味着放松警惕。国家卫健委及相关部门强调,个人防护仍然至关重要。民众应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少聚集,并接种疫苗。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多喝水、健康饮食等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在疫情防控的新阶段,我们仍需保持警惕和耐心,共同努力维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通过科学的防控策略和精准的检测手段,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