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朝阳医院接诊了一对中年夫妻鼠疫患者,这一消息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鼠疫,这一古老的烈性传染病,再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那么,鼠疫究竟是什么病?其严重程度如何?又是否能够治愈呢?
鼠疫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其传染性强,是我国管控最为严格的传染病之一。鼠疫主要流行于野生啮齿类动物间,但也可通过鼠蚤叮咬、皮肤接触以及呼吸道飞沫等途径传播给人类。一旦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以及肺部炎症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鼠疫的病死率高达30%~60%,因此,其严重程度不容忽视。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抗生素等药物的及时合理应用,鼠疫的病死率已经显著降低。近年来,鼠疫的病死率已经降低至5%~10%左右。各种类型的鼠疫,只要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基本都可以彻底治愈。
以北京朝阳医院接诊的这对中年夫妻患者为例,他们在发病初期出现发热伴呼吸困难的症状,并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后转诊至朝阳医院。在呼吸与危重症科治疗一周后,他们被确诊为鼠疫。虽然病情一度加重,但经过及时的气管插管等呼吸支持治疗,以及抗生素的应用,患者的病情最终得到了有效控制。
中国疾控中心也发布了“鼠疫可防可治”的科普文章,明确指出可使用抗生素有效处理鼠疫杆菌。如果及早诊断和治疗,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因此,对于鼠疫的防控和治疗,我们应该保持信心。
当然,预防鼠疫仍然是我们需要重视的任务。灭鼠、灭蚤,监控鼠间鼠疫,加强疫情报告是预防鼠疫的有效措施。同时,对于高危人群,还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鼠疫。
综上所述,鼠疫虽然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传播途径、掌握防控措施,并在发病后及时就医、接受有效治疗,那么鼠疫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因此,面对鼠疫,我们不必恐慌,而应该保持冷静、科学应对。